三兄弟演绎百年品牌 雷诺车标演变史

提起菱形车标,您可能会联想到雷诺和宝沃,而本文我们要聊的正是法国百年品牌雷诺的车标历史。从1900年第一枚标志诞生算起,雷诺车标经历了多达11次变革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1898年,路易·雷诺研制出首款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汽车Voiturette Type A,该车应用了两项主要革新技术:万向轴和直挡变速器。

汽车之家

  1899年,路易·雷诺与两个兄弟(马塞尔·雷诺和费尔南德·雷诺)联手创立了“雷诺兄弟公司(Société Renault Frères)”。

汽车之家

  1900年,雷诺推出了第一个品牌标识,该标识主体为两个交织的字母“R”,象征了雷诺兄弟的姓氏缩写,而字母的背景是一枚“新艺术运动”风格的徽章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这一徽标当时主要用于内部文件上,并未作为车标使用。而出现在雷诺早期车型上的则是脚踏板位置的Renault-Frères字样以及刻在轮圈上的字母“LR(路易·雷诺的名字缩写)”。

汽车之家

  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,雷诺开始积极投身于赛车运动。1906年,雷诺车队参加了在勒芒举行的第一届法国大奖赛,并且最终力压菲亚特夺得了比赛冠军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,雷诺随即更换了标识。新标识以赢得首届法国大奖赛的雷诺AK 90CV赛车的车头轮廓为主体元素,外圈环绕着齿轮形状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1914年,一战爆发。雷诺生产了1200辆出租车运送6500名战士到马尔纳前线。此外,雷诺生产的FT17坦克也为一战中打败德国作出了贡献。

汽车之家

  一战结束后,为了纪念FT17坦克对协约国胜利做出的贡献,雷诺于1919年更换了标识,将该坦克的轮廓融入到新标识之中,外圈则简化成一个圆形。

汽车之家

  1923年,雷诺又一次换标,新标识在圆形中加入了横格栅设计,中央为Renault字样,并由一条中轴线一分为二。同时,为了提升车辆的品牌辨识度,雷诺首次在车头前端使用了车标。

汽车之家

  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当时的法规要求,喇叭必须安装在车头的金属格栅后侧,而位于雷诺车头的标识恰好兼具了“金属格栅”和“车标”的双重作用。

汽车之家

  新的圆形车标很快被赋予了分明的棱角,1924年,雷诺40-CV NM executive tourer车型的前端率先出现了菱形标识,而该图案在之后一年便成为了雷诺的正式车标。

汽车之家

  从1925年起,雷诺车标始终以菱形图案为基础逐渐发展演变,同时菱形车标还被赋予了重要的含义,象征着雷诺三兄弟与汽车工业融为一体。

汽车之家

  1945年,雷诺汽车公司转变为法国的国有企业,并提出了“更胜往昔,雷诺,法国之车”的新口号。1946年,雷诺又对车标进行了重新设计。

汽车之家

  车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Renault下方增加了“Régie Nationale”字样,同时,彩色的菱形标识首次被雷诺使用,而黄色也成为了雷诺品牌的标志色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1959年,被称为“Pointe de Diamant(钻石之尖) ”的全新标识被率先应用在“雷诺4″车型上,新徽标去掉了Régie Nationale字样。

汽车之家

  在“雷诺8”车型上,简化的新标识位于不对称格栅的右侧,而在“雷诺16”车型的后翼子板位置,该标识又被作为装饰性元素。

汽车之家

汽车之家

  1972年,雷诺邀请画家与视觉艺术家维克多·瓦萨雷利为其设计了一款新车标。作为欧普艺术的创始人,瓦萨雷利和儿子伊瓦拉尔共同创造了以平型线条为基础的雷诺标识。

汽车之家

  新标识上不再出现“Renault”字样, 造型更加简约、立体的同时也凸显了力量感,而“雷诺5”成为了首款使用新车标的车型。

汽车之家

  瓦萨雷利设计的车标使用了20年之久,之后在1992年,雷诺决定再次换标,新车标呈现出浮雕效果,传达着雷诺品牌对于产品品质的更高追求。

汽车之家

  同样在1992年,使用雷诺3.5升V10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威廉姆斯车队,首次荣膺世界一级方式式锦标赛的车手和车队双料世界冠军。

汽车之家

  进入新千年后,雷诺在2004年更新了车标设计, 将菱形标识置于黄色正方形背景中,并做成凹凸立体的效果,呈现出金属质感。

汽车之家

  雷诺最新一次发布全新品牌标识是在2015年,新标识去除了原本大面积的黄色背景,并对细节设计进行了调整,使车标呈现出更为圆滑的外形效果。

汽车之家

  从三兄弟创业到百年雷诺,尽管雷诺在欧洲的销量仅次于大众,但其在中国市场却依然只是个年轻的小众品牌。未来,随着更多车型的引进及国产,相信雷诺在华的品牌力也将得到提升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车主头条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ezutt.com/youche/2491.html